贴个书名 镜像: 来源:chan 版权归译者大部份。商业转发请联系译者获得许可,商业性转发请标明书名。 1.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理财 适宜群体:一年级偏大,全然没有股权投资概念的人 蓬泰莱县股权投资收益2~6% (职责编辑提及的股权投资收益都是蓬泰莱县,所以是旧有市场利率水平) 推荐:稍稍大一点儿的商业金融机构商品会比招行略高一些,像上海金融机构,南京金融机构,杭州金融机构等,但贫困地区商业金融机构等级的商品个人持异议,虽然中国的金融机构目前不存在宣告破产信用风险,但在外汇市场不断成形的今天,不得已提早警惕这类整体性信用风险。 注意点:很大要看清楚商品说明!!!早已碰到大量的顾客全然不知道自己买了甚么股权投资理财商品,结果最终寄给我看的合约都是甚么保险业务(买保险业务股权投资理财假如你要逃税,或者有法律信用风险等特殊情况,要不然都是傻胸丽鱼,没关系你再说你的真实世界股权投资收益),基金,最终不仅没股权投资收益还倒赔本金的大有人在。一千万不要听信金融机构行员的说词,很大要看合约!!!东齐县东齐县重要的一点儿,并非大部份金融机构商品都货基聚润!!!!!大体上只有活期存款能努力做到,大部分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理财都不货基聚润!!!!我早已碰到不计其数的人张口第二句就是,你商品货基聚润吗?这类顾客80%单厢被我直接舍弃,大体上无法沟通交流。所以金融机构很多商品只是网上交易的,所以金融机构不分担任何信用风险和职责,合约上写的很清楚却大体上没多少人去看,最终出了事去金融机构闹也不行。 归纳,金融机构并非LX1的,只能说整体风控较好,但不排除发生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2.P2P股权投资理财 目前站在风口浪尖的行业,一个在其他国家盛行的明星行业在中国却成了众矢之的。从泛亚,到E租宝,从快鹿集团到中晋(有些卖的并非全然的P2P商品,暂时归到这里),那么多行内大佬纷纷倒台,行业信用风险和危机早已相当严重。 适宜群体:信用风险承受度高的,有自主判断能力的人 股权投资收益:6~20%???(标榜20以上的也大有人在) 推荐:P2P很认平台,因为大体上没有监管,企业自身的风控能力就决定了商品的安全性。宜兴和陆金所可以说开创了2种P2P模式,所以目前运营的也较为良好。个人对陆金所比较熟简单说两句,背靠平安,据说快要独立上市,规模已宣称全球最大,商品类型丰富。已接入基金,保险业务,私募等商品成为全商品的金融平台。专享股权投资理财区商品股权投资收益在4.5-7%之间,稍比金融机构高一点儿,期限比较灵活,很多商品购买后还可以转让,在PC和手机上都能灵活购买和赎回,较为方便。但不得已提出几点问题,首先是商品投向,很多商品投向不明,有点资金池的味道,部分有股权投资标的的商品标的的质量实在一般,如果并非有平安2个字做背靠,本人不会放心去股权投资。第二是坏账率,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业内很多人都知道陆金所坏账率不低。 归纳:目前行业信用风险偏高,不建议购买长期的商品,更不推荐把大部分资产都投入进去,很大要分散股权投资,选好平台,保证定期单厢有良好的现金流回流。抗信用风险能力不高的还是别去碰,路边的XX财富基本都是骗钱的,一天到晚请你吃饭,旅游送你东西,殊不知羊毛出在羊身上,你看中别人高股权投资收益,别人死盯着你的本金。就算蓬泰莱县给你20%,运营个2年盘子大了跑路,刨去成本20%,老板还赚着你本金的40%逍遥法外去了。一年跑路的的多少家请看新闻,基本在我写下这篇该文的期间就有一家跑路的。 3.宝宝类商品 股权投资收益3~5% 特点:金额小,资金流转需求高的人 自从余额宝火遍全中国之后,各家都争先推出了自己的XX宝商品,基本都是活期,当天或者T+1就能赎回。个人用的比较多的是平安财富宝里的活期盈,去年年底最高达到过5%,现在降了一些,小额赎回2小时到账,用着比较方便,所以有平安信托做背书不怕跑路。市面上还有很多活期能达到7,8%的,个人不太敢尝试,懂行的可以来介绍一下。 归纳:零钱放进去玩玩,主要就是看个开心,每天看着几块钱的股权投资收益爽一爽。虽然见过几百万放宝宝类商品里的, 但个人不太推崇,太浪费了。 4.信托(100万起投) 股权投资收益:6-8%(个别商品会高于8) 适宜群体:高净值顾客,信用风险承受能力低 简介:从我近几年接触顾客的经验来看,虽然信托行业规模早已超过保险业务和证券,成为金融第二大支柱。但很多顾客还是没听说过,或者听说过全然不了解。直说几点:1.全国一共只发放了68块信托牌照,比金融机构都少的多,信托牌照是最贵的 5.资管计划 股权投资收益7-12% 简介:其实资管就是类信托啦,很多商品发不出信托,只能退而求其次发成资管。一般都是金融机构或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发行的商品。这就看各家风控能力咋样了,甚么样的商品都有,请自己把握或请专业人士参谋 归纳:股权投资收益略高于信托,但风控需要自己去把握。特别是金融机构网上交易的资管,很大要自己详细看商品详情,不要傻乎乎的觉得金融机构卖的商品就安全。请按自己的信用风险承受能力来股权投资。 6.私募基金(100万起) 股权投资收益8~12,或浮动股权投资收益 简介:很多人概念里的私募都是信用风险很高,骗人的,投股票等概念,其实私募基金是个很大的概念。信托也叫阳光私募呢,手动微笑脸。私募基金的股权投资范围很广,各家实力也不一,所以没有很大商品分析能力的不要轻易尝试。但这两年契约型基金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品不愿意付给信托公司高昂的通道费选择发契约型基金。这就跟我前面所说的,虽然行业信用风险来讲信托最为安全。但万达非要把上文提及的项目发成契约型基金,风控措施就跟上文描述的一样,同时市面上还有各家的信托商品在卖,那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去买万达的契约型基金,只要项目够优秀,有时候发行通道也并非问题。所以很多项目也无法发成信托,资管,契约型基金就是最合适的发行方式。比如最近解除了一个北京大学的文化产业基金,各种风控严的不要不要的,就是发成了契约型基金,所以股权投资收益也比信托高,何乐而不投呢? 归纳:看清楚项目标的,理清股权投资结构,防范资金盗用信用风险,会去投这一块的人也不需要看我的简介啦,直接来跟我探讨商品就好了。 7.股权类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收益:浮动股权投资收益,给你一个梦想 简介:当前PE类商品越来越流行,特别是一些热门企业如滴滴打车,爱奇艺,乐视,博纳影业等等,并非中概股回归就是国内IPO上市或者借壳,虽然目前借壳收到证监会的一些限制,但也不妨这些企业给我们描绘美好的梦想。 归纳:直投这些企业,购买他们的股权,等上市之后高价退出就是股权类项目的盈利模式。按中国对新股的狂热程度,只要上市成功翻几倍应该都不成问题。项目方许诺的蓬泰莱县40%,50%甚至100%全然有可能实现。但也必须做好上市不成功的准备,最终如何脱手变现就得考研标的企业资质了。详细去研究企业的状况,从各个层面去分析上市的可能性,看看项目是否有保底回购,理清资金结构也很重要。但在此提一个小点,如果看到市面上股权商品写着最终上市退出却募的是契约型基金,资管啥的,基本都有问题。因为上市的时候这类基金必须全部清退,只有有限合伙的结构可以股权投资股权。这类项目较为复杂,每个项目也都有各自的特点,想搏一搏高股权投资收益的股权投资者有兴趣可以跟我探讨一下,正好最近在研究这一块拿了几个不错的标的在手上。金融牌照。 2.直属银监会监管,银监会就管金融机构和信托。 3.很多信托公司背景强大,并非甚么招行,平安,中信,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财团例如中融信托。4.很多人只能金融机构,那你是否知道很多金融机构就是拿着你的钱去买信托,赚个差价,所以不分担任何信用风险。除了资金量小于100万的,大额顾客去金融机构买个股权投资理财结果定向股权投资于XXX信托计划,这种行为真是LOW爆啦,虽然你跟我说多一层金融机构,有金融机构的信用背书在,但详情请搜新闻,金融机构网上交易商品出问题的时候看看金融机构是怎么处理的。 5.风控强大到可以认为是刚性兑付。详细了解过信托商品的单厢了解到信托商品强大的风控能力,总体而言,征信类项目》房地产项目》企业流动性贷款,但也要看具体项目。瞎扯个例子,比如万达要在上海市中心买了块地,拿100个亿的土地做抵押只要融30个亿,然后拿万达公司净资产可能值100个亿来股权质押,再找马云做无限连带职责担保。万一项目坏了还不上30亿本金加利息咋办?好办呀,先卖地,随便卖卖都不止这个价。不行咋办?卖万达啊,随便卖卖都不止这个价。还不行咋办啊?找马云还啊,他有钱。万一上海地价大跌100亿只能卖10亿,万达宣告破产只能还5亿,马云宣告破产只能还5亿咋办呀。好办,信托公司兜底,自有资金还。信托公司几十个亿的自有资金就是拿来还坏账的。全中国目前据我所知出现最大的一笔坏账就是中融的青岛凯悦,最终中融自己掏钱给股权投资者还上了。怕信托公司还不起?信托公司那么多股东个个都身价不菲。怕他们全宣告破产?国家四大坏账公司接盘。还怕?那你还是买好黄金存家里吧,到信托公司还不上那一步基本早已是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外汇市场崩溃的地步了。起码目前做了那么多年,十几万亿的信托规模,还没有一个商品本金损失,延期兑付的是不少,但有罚息啊,只要不急着用钱不亏!你说你的商品提早兑付?也不亏啊, 本来1年期7%,2年期8%,你买了2年期的一年提早到,你还是8%一年的,比1年期的人赚啊!所以除了一部分流动性信用风险之外,个人觉得信托大体上可以认定为一种无信用风险股权投资行为,但还是要看项目啦。你问我是并非只要是信托,因为刚性兑付所以只要挑股权投资收益最高的那个就可以了?那当然并非啦,万一发生整体性信用风险,某些风控不够好的商品还是会出问题的。江浙沪的征信类项目安全性绝对杠杠的。
金融创新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样?
来源:147采集 作者:147小编 时间:2022-04-29 18:37:43
下一篇:金融理财产品的12个客户开发渠道